當上汽牽手華為,尚界汽車開啟“新合資”
當歷史的浪潮前后交接,迸發出更迭的轟鳴,應和了陳獨秀在《敬告青年》的吶喊:"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羅萬象,無日不在演進之途,萬無保守現狀之理。"
新舊更迭,是人類社會永恒的演進主題。
也許昨日從業界到消費者,都還將"汽車合資"作為"老師加對手"的存在,而如今的"新合資",卻以徹底煥新的內涵與模式,再構磅礴宏圖。
"我們去年就談戀愛了!"
4月16日,上汽集團總經理賈健旭和華為消費BG董事長余承東同臺聯袂,共同宣告尚界——鴻蒙智行第五個成員正式問世,也許很多人還在慨嘆"這是一場大和解",也許很多人還在疑惑"靈魂如何找邊界",但真正的實質卻罕有人領悟。
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新合資"的紀元。只是與"舊合資=外資車企+本土車企"有別,華為鴻蒙智行和上汽"聯姻",意味著"新合資=中國科技+中國汽車"。
完全迥異的組合,意味著完全迥異的路線。之前的汽車合資,底層邏輯在于"市場換技術",以"學習"的態度仿效和借鑒西方先進車企;如今的汽車新合資,底層邏輯在于"技術促洗牌",以"引領"的姿態充分發揮換道超車的勢能,統合上下游產業鏈開啟新周期。
中國汽車,何以言勇?在于整個產業鏈劈波斬浪數十年的積累,在于技術煥新對終端的有力支撐。
當上汽牽手華為鴻蒙智行,汽車合資新的篇章徐徐展開,而從這一刻起,"合資"將不再是"自主"的反義詞,更會是一種協同力量,共同鑄就中國制造的驕傲與輝煌。
從此,新合資=中國力量
"我們都猜想到尚界會壓軸,但都沒猜到會如此和諧。"
4月16日的鴻蒙智行發布會,最后出場的第五界——上汽集團與華為鴻蒙智行共同打造的尚界,承載了眾多目光和歡呼,以理所當然的姿態成為全場焦點。
而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董事長余承東和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首次公開同框亮相,都是口才出眾、言辭抓人卻又風格迥異,偏偏以一句"我們去年就談戀愛了"把CP感襯托得十足。
這種和諧與匹配,當然不能淺薄地理解為兩位高管在口才方面唱和協調,它更是一種"上汽與華為,金風玉露,相見恨晚"的相得益彰。
兩位高管透露,早在2024年廣州車展前夕,賈健旭就曾帶領團隊去深圳拜訪華為,與余承東和任正非見面。余承東感慨,接觸下來,上汽給他帶來不一樣的印象,雙方一拍即合,于今年2月正式簽約。
據悉,上汽將以"尚界至上"的誠意,拿出最好的資源支持尚界,計劃為尚界投入超過60億元,團隊規模超過5000人,還為對方打造了專屬超級工廠。
然而,上汽與華為鴻蒙智行聯手締造尚界,并不只是推出了一個強勢的新品牌,它也是雙方在嘗試更為徹底的、用戶體驗為根本的革新,在更為宏觀的層面,這次"牽手"具備揭開"汽車新合資"的第一頁。
以汽車合資而論,上汽有著絕對的發言權去回顧。
四十年前,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共同締造了國內首批合資車企之一的上海大眾,并且自此揭開汽車合資的序幕。
中國汽車因而以篳路藍縷、蹣跚學步起家,以海外車企為師為友為對手,逐漸與國際接軌,帶動本土產業鏈整合,乃至為后發換道超車鋪墊,畫下風起于青蘋之末的宏偉畫卷。
那么當"汽車新合資"的卷軸被華為鴻蒙智行和上汽聯手徐徐打開,"中國科技+中國汽車"走上時代舞臺,ICT龍頭和國內最大車企的"會師",會給產業攪動怎樣的風云?
這就要從變化說起。
第一層變化,是賦能者。
曾經,傳統的合資強調"市場換技術",外資先進的技術和制造經驗賦能給我們,最終誕生一套符合中國汽車產業的管理流程和制造機制。如今,上汽與華為彼此成為對方的賦能者,不只是品牌共建,還有能力共建和生態共建,是一種共贏的關系。
第二層變化,是聚焦的內容。
步入汽車新四化的下半場,軟件定義汽車,科技推進變革,華為與上汽的合作更聚焦智能化。雙方的創新技術,讓整個造車邏輯徹底洗牌,將車輛的品質、性能和智能化體驗發揮到極致,同時也帶動上下游開啟新的周期。
第三層變化,是與消費者共建。
曾經的合資時代,市場需求和生產標準往往由企業方制定,華為與上汽以創新制定新標準,靠用戶需求的把握完善標準。我們更為主動,也更有話語權,更能依照中國市場的實際需要和消費升級,卻打造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智能車產品。
據悉,以賈健旭為首的領導班子,從上汽集團選派出一批優秀且年輕的干部,到華為項目中學習和歷練。帶資入局,躬身入局,上汽聯姻華為的價值,已超越了單維度的技術整合,而是企業文化和DNA的重塑。
"第五界"的勢能與使命
問界、享界、尊界和智界等四個品牌,基本上都成立于鴻蒙智行的初創期和爬坡期,經歷了鴻蒙智行從小小萌芽成長為蒼天大樹。
余承東掌舵下的智選車業務,從最初被看不起、到看不懂、再到讓業界追不上,"四界完全體"的市場布局在2024年徹底發力。正因為此,作為"第五界"的尚界,幾乎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且誕生于鴻蒙智行商業體系的成熟期。
活動現場,余承東表示:"華為上汽,強強聯合,攜手向尚!"尚界自帶使命,也有自己的挑戰。
一方面,尚界是誕生于成熟期的新品牌,無論是華為,還是上汽,對尚界的期待都很高。除了銷量和市場層面的期待,另一個值得強調的特殊意義,在于尚界打開了"新合資"的產業幕布,以創新技術引領中國汽車的新標準。
另一方面,含著金鑰匙出生,尚界并非躺在鴻蒙智行的功勞簿上。尚界第一款車型預計在20萬級別,這也是華為首次將新車定價在20萬級別的案例,無論是上汽還是華為,都希望用更好的技術和更高的品質,全方位降維打擊,把市占率推上去。
正因為此,無論是鴻蒙智行還是上汽,讓新車走量,獲得市場認可,都是兩家企業第二增長曲線最為重要的一環。
走量,意味著以用戶為中心。
尚界從誕生之初,就把用戶需求融入到產品定義中,一切技術落到用戶的實際體驗上,貼近用戶購車需求,洞察用戶意見。值得一提的是,讓科技服務于用戶,這是尚界成為鴻蒙智行家族新成員最大的共識,不論個性化的設計還是主被動安全,新車緊扣用戶需要,讓更多用戶為之買單。
走量,也意味著與時俱進。
尚界以智能化為支撐,憑借華為深度賦能和上汽制造實力,全面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出行體驗。實際上,華為在智能化領域深耕多年,以六大核心智能化技術賦能鴻蒙智行旗下各品牌,尚界未來也將吃到這一創新紅利。
以智能化為例,華為在2024年發布最新的ADS3.0,順勢迎來鴻蒙智行全方面大豐收和產品大年,多款新車獲得市場和商業模式的認可。
從尚界發布會釋放的信息看,該品牌也將致力于加速智能汽車的普及,并將高安全性與高可靠性置于首位,為千家萬戶打造高品質出行生活。再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生態整合的閉環邏輯,穿透新時代的用戶痛點,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價值。
華為在ICT積累了三十多年的技術實力,在2C領域也積累了十幾年的消費者理解力,這些優勢,將通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智能網聯等核心智能化技術與上汽形成合力。
而有著七十年造車歷史與底蘊的上汽集團,則有供應鏈優勢和產鏈資源整合優勢,與華為深度聯合,讓"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尚界,啟幕即是行業新高度。兩家企業共赴第二增長曲線的路上,無論是商業模式、生態協同還是銷量預期,都給業界留下諸多期待和想象空間。
風起云涌之際,惟有馭氣乘風者,可上九天攬月。當華為鴻蒙智行與上汽集團聯手,破除業界對"合資=外力"的思維定式,讓"新合資"成為中國力量的又一個中堅,那正是民族產業吹響了新一輪沖鋒的號角,而劍鋒正指向全球汽車的峰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