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強國路上,步履不停的上汽
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3100萬輛,相較于2023年,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連續第二年實現汽車產銷量超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產銷首次突破1000萬輛,銷量占比超40%。這些數據的背后,是中國不斷邁向汽車強國的生動體現。
汽車行業國資龍頭上汽集團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積極作為,更具代表性,其在推動技術創新、加強國際合作、構建開放產業生態以及積極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彰顯出了國企擔當。
推動技術創新 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技術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車企而言更是如此,對于像上汽集團這樣的行業領軍者來說更是至關重要。上汽集團已全面掌握新能源時代、智能化時代所需的核心技術,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底蘊,有力支撐自主品牌業務持續向上突破,并為合資企業產品賦能。
十年來,上汽集團在智能電動核心技術領域投入1500億元,獲得26000余項有效專利。目前,涵蓋純電、混動、氫能三大整車平臺,以及電池、電驅、超混系統和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的"七大技術底座",已全面躍遷升級至2.0時代。
2024年,上汽迎來技術成果集中爆發,其中技術水平行業領先的DMH超級混動技術,已率先應用于自主品牌榮威車型,榮威D7 DMH世界冠軍版以2208.719km續航和2.49L/100km的平均油耗,打破吉尼斯"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單次滿油滿電行駛最遠距離"世界紀錄。智能駕駛方面,上汽是首批L3級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試點中,唯一一家乘用車與貨車項目均入選的企業。其旗下40輛L4級智能駕駛集卡在秘魯進行商業化運營,智己汽車具備L2-L4級智能駕駛量產能力,上汽賽可智能主導研制的L4級Robotaxi運營里程達400萬km。此外,上汽還計劃于2026年底發布L3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零束銀河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從1.0發展到3.0,將于2025年全面落地,可降低成本、優化性能。智能底盤方面,首創的VMC平臺融合先進技術,全新智己LS6搭載"靈蜥"數字底盤,靈活性出色。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安全、適用廣、成本低。MG3 HEV在歐洲上市,性能表現全面超越日系競品。從以上不難看出,上汽集團在推動技術創新、助力汽車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成果斐然且意義重大。從發布第二代"技術底座",到三電技術的自主可控,再到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的全面布局,上汽集團以持續的創新為中國汽車產業樹立了標桿。
走向合資2.0時代 為中國汽車行業注入新活力
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長河中,上汽集團的每一步都意義非凡。40多年前,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攜手合作,這一開創性舉措開啟了我國合資合作的先河,讓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40年的風雨兼程,見證了上汽集團在合資合作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與成長。時光荏苒,40年后的今天,汽車行業風云變幻,而上汽集團的合資合作迎來了新篇章——2.0新時代,這無疑再次為中國汽車行業注入新活力。
2024年11月26日,正值上汽大眾成立40周年之際,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在上海鄭重簽署延長合資協議。這一行動不僅彰顯了雙方對過往合作成果的高度認可,更表達了進一步加強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堅定決心。此次合作將上汽大眾的合資期延長至2040年,未來雙方還將共同為合資企業技術賦能,持續為市場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2024年11月7日晚,在"美美與共,共創新境——奧迪發布盛典"上,上汽與奧迪的深化合作迎來新里程碑。全新品牌——AUDI應運而生,新品牌使用"AUDI"字母標識,品牌車型將基于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精準定位中國市場。上汽領先的智能電動技術首次賦能百年豪華品牌。
發布會上,新品牌首款奧迪E概念車全球首秀,備受關注。到2025年,上汽奧迪的網絡狀態將為雙品牌戰略做好充分準備,新產品A5L sportback(智駕方面將與華為合作)和AUDI首款車型也將重磅登場,有望在ABB豪華陣營中脫穎而出,成為閃耀明星。上汽集團在合資合作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與全新活力。在這一進程中,上汽打破傳統合資模式的局限,積極探索新路徑,讓本土優勢技術與外資造車基因深度融合,不僅推出一系列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車型,還為行業樹立起新的合作典范。
構建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跑出向上發展加速度
憑借敏銳的戰略眼光和果敢的行動,上汽集團還在積極構建多元且緊密的合作產業生態,在前行道路上不斷提速。一系列舉措不僅彰顯了上汽集團的行業影響力,更推動了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協同共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關鍵領域,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堪稱行業典范。2025年1月,雙方正式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這一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在技術共創、整車及電池后市場、海外業務拓展、車電分離等多個領域的共贏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適用于上汽集團的動力電池產品,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神行電池等創新技術將優先應用于上汽車型,上汽也堅定地將寧德時代作為汽車動力電池的首選合作伙伴。這種深度綁定,不僅為上汽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促進了電池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應用,提升了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上汽集團在物流供應鏈方面也積極布局。2024年12月18日,上汽安吉物流引戰增資簽約儀式在上汽集團總部正式舉行。中遠海控、上港集團和上汽安吉物流將進一步深化在全球汽車供應鏈領域的戰略合作,各出資10億元認購安吉物流7500萬元的新股本。本次增資資金,全球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上汽安吉物流將用于拓展國際業務,包括滾裝船隊、配套物流服務投入,為"中國汽車出海"打造"門到門"國際全鏈服務體系。這一合作有效整合了各方資源,完善了汽車出海的物流配套,為上汽集團乃至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海外拓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上汽集團通過與不同領域的領軍企業緊密合作,從核心技術到物流供應鏈,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產業生態。在這個生態中,各方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推動上汽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路高歌猛進,持續向上發展,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強大力量。
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人才 積極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人才與創新是關鍵驅動力,上汽集團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持續為自身發展與行業進步注入活力。2025年1月19日,上汽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起"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體系,拉開了借助高校資源賦能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大幕。
其實,為了突破國際技術壟斷,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早在16年前上汽集團就有一個大動作。2008年上汽集團下屬華域動力總成部件系統(上海)有限公司與同濟大學成立聯合研究所。歷經16年產學研合作,不僅建立起液力變矩器自主研發能力,還在自動化制造領域實現技術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展現出校企合作在攻克技術難題上的強大力量。上汽集團的校企合作之花不斷結出碩果。2024年,上汽集團與清華大學聯合開展暑期實踐營,12位導師帶領學生完成11個涉及車輛運動控制、電驅系統等多領域的專項課題任務,為上汽集團技術創新匯聚新思路,同時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同年,上汽大眾攜手鳳凰網青春BANG發起"上汽大眾ID.3高校創意設計挑戰賽",并走進廣州美術學院等三所院校開展"ID.3校園行"活動,激發青年創意,挖掘設計人才,為未來出行創意賦能。憑借與多所高校在不同維度的深度合作,培育人才、激發創新,積極賦能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相信上汽集團持續深化的校企合作,將推動汽車產業邁向新高度。
結語
2025年1月份,上汽實現整車批售 26.4萬輛,同比增長7.9%,終端交付35.3萬輛,領跑國內同行。其中,自主品牌終端交付20.6萬輛,占集團整體銷量的比重較上年同期提升近6個百分點;新能源車終端交付8.7萬輛,繼續位居行業頭部陣營;海外市場頂住外部壓力,實現終端交付9萬輛,同比增長7.8%,環比增長12.5%,重回行業領先。
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上汽集團始終積極進取,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充分展現出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擔當。面對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上汽集團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積極探索,為提升道路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貢獻力量。同時,上汽集團憑借合理布局和積極開拓,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為中國汽車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寶貴經驗。憑借自身的不懈努力,上汽集團堅定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步,在我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道路上不斷貢獻上汽力量!